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2019年获批山东省线下一流课程,2020年《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均获批山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鉴于学系部分授课教师为非医学背景团队,教学科研任务重,难以保证去临床一线进行学习,为提升校内授课教师的医学能力,使教学团队所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可以覆盖课程教学目标;也为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基础医学院(所)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特邀请oety欧亿体育官网附属医院11位临床专家对课程密切相关疾病进行系列培训和指导。
12月4日和5日晚,oety欧亿体育官网第二附属医院郭征东教授、常金副教授、马立兴副教授、刘海燕教授分别为学系全体教师和2020级临床医学本科员工进行了首次线上临床案例授课。
本次线上案例授课在腾讯会议举行,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张媛英主持,基础医学院(所)副院(所)长于广福为本次培训活动致辞,表达了对于基础与临床贯通式授课方式的赞赏,鼓励学系在一流课程建设、融合团队培养方面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学系的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郭征东教授讲授的主题是:糖尿病。糖尿病是大众较为熟悉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本次课郭教授以内分泌腺体为切入点,首先向员工讲述了人体不同腺体的特点。之后,郭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他行医过程中接触到的典型病例,介绍了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神经损伤等,最后引出国内和国际对糖尿病的研究,尤其是其发展进程、流行病学、患病状况等,并在糖尿病的分类命名、实验室检查、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进行了清楚详实的讲解。


常金副教授讲授的主题是:肿瘤靶向治疗。他首先将肿瘤传统治疗和精准治疗进行对比,得出了肿瘤靶向治疗的临床优势,从而对肿瘤靶向治疗进行细致讲解,对以基因芯片为基础的检测、肿瘤药物治疗的靶点等内容进行了清晰阐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最新的肿瘤免疫治疗进展,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和展望。


马立兴副教授讲授的主题是:黄疸。黄疸是临床常见症状与体征,他通过一种疾病(黄疸)、两种来源(胆红素)、三个指标(黄疸诊断)、四个类别(黄疸分类)、五种疾病(黄疸病因)、六个伴随症状,为大家详细讲述了黄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预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同时,马立兴表示,基础医学是诊断学的基础,只有学好基础医学才能够对疾病有更深刻的了解,呼吁大家打好医学基础,不辞艰辛,砥砺前行!


刘海燕教授讲授的主题是:肿瘤传统化疗。肿瘤的治疗有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两大方向,本次网络授课,她主要从肿瘤的传统化疗角度,向大家讲述了传统化疗的分类、发展、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并以紫杉醇为代表,向大家介绍了传统化疗药物的研发历程,对比了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的利与弊,认为传统化疗必须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其在抗肿瘤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循证医学和统计学领域解释了肿瘤联合化疗的意义。讲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将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既帮助同学们巩固课上基础医学所学内容,又拓展了医员工的疾病认知,极大提升了员工的学习兴趣。


最后,张媛英主任对四位临床专家的讲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总结,并代表基础医学院(所)全体师生对专家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大家进行精彩充实的临床案例解读表达了感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核心必修课程,讲述正常人体的生物化学以及疾病过程中的生物化学相关问题,与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为深入贯彻校(院)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实“135 工程”教育提升计划,开展此次临床专家讲生化案例暨教师医学能力系列培训活动,旨在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团队的医学能力,推进基础与临床课程深度融合,促进基础医学课堂早期引入临床知识,激发员工学习兴趣,提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